判死缓限制减刑是什么意思
2025-02-28 12:54:15

来源:
判死缓限制减刑是《刑法修正案(八)》增设的一项重要刑罚制度,以下是具体介绍:
含义:指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特定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其犯罪情节等情况,在判处死缓的同时决定对其减刑进行限制,即后期即便有减刑,也必须服满一定期限,不可无限制减刑。
适用对象
累犯:即因犯罪而被判处一定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
因特定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包括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
执行规定
减为无期徒刑的:被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二十五年。
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二十年。
设立意义
体现刑罚公正与严肃:针对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通过限制减刑,确保其受到与其罪行相匹配的严厉惩罚,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预防犯罪:大大延长部分严重犯罪的死缓犯的实际服刑期,使之被长期监禁,降低出狱后的人身危险性,有效预防罪犯重新犯罪,也对潜在犯罪分子起到警示作用。
贯彻刑事政策:有利于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避免死刑立即执行带来的副作用,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体现了 “保留死刑,但是严格控制死刑” 的政策和 “宽严相济” 的刑事政策。
安抚被害人亲属:相比于一般死缓,死缓限制减刑可以有效化解被害方亲属 “杀人偿命” 的观念,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判决结果,有助于修复社会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