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后的程序应该怎么走
14天前

来源:网络
刑事拘留后的程序如下:
1. 提请批捕: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2. 审查批捕: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3. 侦查阶段:如果检察院批准逮捕,案件进入侦查阶段。公安机关会继续对案件进行侦查,收集犯罪证据,查明案件事实。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4. 移送审查起诉: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同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
5. 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
6. 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7. 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经过开庭审理,最后由法院依法作出判决。
以下为相关案例:
案例一:张某盗窃案
张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公安机关在拘留后的第三天,向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检察院经过审查,在七天内作出了批准逮捕的决定。随后案件进入侦查阶段,公安机关经过深入调查,收集到了张某多次入室盗窃的证据,包括监控录像、现场指纹等。侦查终结后,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至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认真审查了案件材料,讯问了张某,听取了辩护律师的意见后,认为证据确凿,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在审判阶段,法院经过开庭审理,听取了控辩双方的意见,最终认定张某构成盗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
案例二:李某诈骗案
李某以虚构项目为由,骗取多人钱财,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由于李某属于流窜作案,公安机关在拘留后的三十日内向检察院提请批捕。检察院审查后批准了逮捕。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通过调查银行转账记录、证人证言等,锁定了李某的犯罪事实。侦查终结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在审查过程中,发现部分证据存在瑕疵,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后再次移送。检察院最终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经过审理,综合考虑李某的诈骗金额、犯罪情节等因素,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五年,并责令其退赔被害人的经济损失。
案例三:王某故意伤害案
王某与他人发生冲突,将对方打成重伤,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公安机关在规定时间内提请检察院批捕,检察院批准逮捕后,案件进入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围绕案件事实,收集了现场监控视频、被害人伤情鉴定报告等证据。侦查终结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审查后提起公诉。在审判阶段,王某的辩护律师提出王某有自首情节,经过法庭调查核实,法院最终认定王某构成故意伤害罪,但考虑其自首情节,依法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