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护儿童偷手机会被判什么罪
11天前

来源:网络
掩护儿童偷手机这种行为涉及的罪名及法律后果需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如果行为人明知儿童实施盗窃手机行为而提供掩护,极有可能构成盗窃罪的共犯。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在共同犯罪中,各犯罪人相互配合、协作,共同实现犯罪目的。虽然儿童可能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而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掩护的成年人会按照盗窃罪来定罪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在不同地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不同的标准,一般来说,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
其次,如果掩护行为是通过暴力、胁迫等手段组织儿童实施盗窃手机行为,则构成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该罪是指组织未成年人进行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此罪重点在于强调利用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秩序相关活动的组织行为,并不要求被组织的未成年人实施的行为构成犯罪,只要是违反治安管理活动即可。
案例一:张某掩护儿童盗窃案
张某长期在商场附近游荡,发现一些儿童容易趁人不备实施盗窃行为。于是,他刻意结识了几个十岁左右的儿童,教唆他们去商场偷手机,自己则在一旁进行掩护。有一次,一名儿童在偷手机时被发现,张某还试图阻拦失主追赶儿童。最终,张某因多次掩护儿童盗窃手机,被认定为盗窃罪的共犯。由于其掩护儿童盗窃的手机总价值达到了数万元,属于“数额巨大”,法院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一万元。
案例二:李某组织儿童盗窃案
李某为了谋取私利,组织了一群未成年人,其中最小的只有八岁。他通过威胁、恐吓等手段,迫使这些儿童在公交车上、商业街等地偷手机。李某负责在一旁观察情况,为儿童放风掩护。一旦有儿童偷到手机,就会交给李某。李某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和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最终,李某被以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起诉,法院考虑到其情节严重,判处李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八千元。
案例三:王某教唆掩护儿童盗窃案
王某偶然认识了几个小学生模样的儿童,便教唆他们去偷手机卖钱,并承诺会给他们好处。在儿童实施盗窃时,王某在周围进行掩护,防止被人发现。有一次,儿童偷手机时被监控拍下,警方通过调查迅速锁定了王某。王某的行为被认定为盗窃罪的共犯,鉴于其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且多次实施掩护行为,法院对其从重处罚,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五千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