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什么意思
5天前

来源:网络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 完整的法律表述是“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这句话旨在保障试用期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从“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来看,意味着如果用人单位有明确的岗位工资档位划分,试用期劳动者的工资至少要达到该岗位最低档位工资水平。这能防止用人单位随意压低试用期劳动者工资,保证他们能获得与岗位价值相对应的基本报酬。“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则是从劳动合同约定角度出发,即便没有岗位最低档工资可参照,试用期工资也不能低于劳动合同中约定正式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保障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与未来正式工资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同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是一个兜底保障,确保无论单位内部工资制度如何,试用期劳动者工资都能满足当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需求。
案例一:小李的维权之路
小李应聘到一家科技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试用期三个月。入职时公司与他口头约定试用期工资2500元,转正后工资5000元。工作一个月后,小李了解到同岗位其他正式员工最低档工资是4000元。小李认为公司试用期工资过低,遂向公司提出异议。公司起初并不理会,小李便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经过调查,认定公司试用期工资低于同岗位最低档工资,责令公司按照同岗位最低档工资4000元的标准补发小李工资,并对公司进行了警告。小李成功维护了自己的权益,也让公司认识到不能随意压低试用期工资。
案例二:小张的劳动仲裁
小张入职一家传媒公司做文案策划,劳动合同中约定转正后月工资8000元,但试用期工资仅3000元。小张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工资与自己预期差距过大,而且与法律规定不符。他查阅相关法律后,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机构审理后认为,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计算,小张试用期工资应不低于6400元,而公司支付的3000元明显低于该标准。最终仲裁机构裁决公司补足小张试用期工资差额,并按照规定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案例三:小王的胜诉
小王在一家服装加工厂工作,试用期工资1500元。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是1800元。小王发现自己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后,与公司协商,公司却称试用期工资可以不受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小王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认为,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公司的做法违反了法律规定。最终判决公司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补发小王工资,并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
相关推荐